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正文

文起八代之衰 是什么意思(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意思)

2023-12-28 15:39:47 admin 【 字体:

大家好,关于文起八代之衰 是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是指

文起八代之衰的八代是指: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唐。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功绩。

二、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

出自宋代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三、为什么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

“文体八代之衰”是苏轼对韩愈的评价。全句是这样说的“文体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可以说,苏轼对韩愈的评价相当高。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的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在这八个朝代中,盛行骈体文,就是写文章讲求对仗,辞藻华丽优美,但内容空洞的文体。骈体文在这几个朝代中发展到了顶峰,不但平时文人之间的作品,就连考试的文章以及朝廷的文件都用这种形式,当时的皇帝们对这种文体也大加推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文体自然有他的优点,但发展到后来,为了语言优美而优美,使其流于形式。后来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反对。

韩愈年轻时就受到当时的大家梁肃的影响,反对骈体文。

但当时考试的文章就是要求写骈体文。韩愈后来四选于礼部,三选于吏部,考试非常的不顺利,都和他的主张有很大关系。

后来还是因为梁肃的原因,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主考官陆贽,才得以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的韩愈,曾经三次在国子监四门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教授。在任四门博士期间,韩愈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陈言务去”、“文从字顺”“文以载道”。

他的主张得到了韩愈,柳宗元等人的积极响应,古文运动在唐代开始兴起。

还与本人也写了很多文章,比如《师说》《马说》《进学解》等等,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也积极推动了古文运动。

正是他对古文的巨大贡献,获得了“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文章四大家”“文章巨公”、“百代文宗”等称号。

好了,关于文起八代之衰 是什么意思和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意思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