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词成语的典故和来源有哪些?
2023-11-01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一、典故和来源的概念
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由几个词组成,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含义。很多成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典故,这些典故是成语形成的基础和来源。
二、典故和来源的分类
典故和来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典故与文化、历史、传说等相关的类别进行划分。下面将从文化、历史、传说和故事四个方面来介绍一些典故和来源。
1. 文化类
文化类典故和来源是与古代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文学作品等相关的。例如,成语“犬牙交错”的来源是出自《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原文“上下犬牙交错,不可以规限也”形容战国时期的割据势力四分五裂,形势复杂。
另一个例子是成语“水落石出”的典故和来源,《史记》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相传秦始皇巡游至河南一带时,有一位官员奉劝他要节省开支,秦始皇如果觉得这个官员的意见很好,就应该说:“水堪入户,山可移也。”意思是说:“河水可以引到家中,山石也可以搬到家中。”实际上,他是试探这位官员,看他是否胆大妄为。这位官员以“水落石出”来回答,意思是说:即使可以引水入户,山石不可能移动。通过这个典故,人们形容真实情况暴露无遗,而且一目了然。
还有成语“纸上谈兵”的典故和来源,出自《左传》中的一句话:“祭政不谈军事,政谈军事者论兵纸上、纤维之论也。”意思是说:“祭祀政事,不去谈论军事,谈论军事的人只是纸上谈兵。”后来就用这个典故来形容只以书本知识、空谈理论来谈论实际问题。
2. 历史类
历史类典故和来源是与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相关的。例如,成语“楚河汉界”的典故和来源出自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进攻刘备和孙权,在赤壁一役中,曹军遭到巨大失利,结果楚河与汉界形成了分界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引申出了“楚河汉界”的成语。
再例如,成语“大腹便便”的典故和来源是关羽。曹操在长坂坡围困了刘备,关羽用计出城找刘备,刘备但是连夜逃走,关羽则被曹军追捕,途中因为饥饿,只吃小麦粉以维持生命。后来,关羽转战到樊城,刘备误会关羽丧命,于是痛哭流涕,关羽身穿大红战袍,肚子却饥饿到胀大,人称“大腹便便”。
还有成语“悬梁刺股”的典故和来源出自西汉时期的李陵。李陵受到腐败官员的陷害,被刺配为庐江太守,发配到长安。他因为思乡之情,十分懊悔,于是悬梁刺股,写下表章陈述自己的忠诚和赤子之心。
3. 传说类
传说类典故和来源是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相关的。例如,成语“百里挑一”的典故和来源出自《山海经》中的故事。相传,商朝有一头虎怪,残害百姓。有一天,楚国的英雄伍子胥前来挑战虎怪。伍子胥穿着战甲,握着利剑,船行百里,最终成功击败虎怪,救了百姓。因此引申出了“百里挑一”的成语。
再例如,成语“打草惊蛇”的典故和来源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刘备攻打益州时,与刘璋以及刘备的顾命大臣“卧龙”诸葛亮进行斗智斗勇。刘备策划派出军队将益州境内的芦苇丛打草,惊动蛇,此举打草惊蛇,让益州边境的守军紧张起来,没有注意到其他发展,最终顺利攻下益州。
还有成语“碧血丹心”的典故和来源出自《红楼梦》中的故事。相传,贾迎春为了求得宦官韩菱纱的青睐,用自己的血写情诗,表达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意,形成了“碧血丹心”的典故。
4. 故事类
故事类典故和来源是与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相关的。例如,成语“亡羊补牢”的典故和来源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个牧羊人不小心把羊引进了狼群的巢穴,失去了一只羊。他没有立即采取措施,直到羊都被狼吃光了才后悔。于是,他做出“亡羊补牢”的决定,意思是说:即使羊已经丢失,也要尽早补救,以防止更多的损失。
另一个例子是成语“守株待兔”的典故和来源,出自《庄子·天下篇》。故事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农夫的故事。农夫种植庄稼时,不小心把胡萝卜丢在了一棵树边上,结果一只兔子撞在了树上晕倒了。农夫发现后非常高兴,认为捡到了一只兔子,从此开始“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后来引申出“守株待兔”的成语,指的是盲目依赖机会和外力而不去努力。
还有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和来源出自《战国策·楚策四》。相传,楚国有一位官员独坐房间,外面传来晃动的杯子的声音。他却以为是蛇在自己身后,因而十分惊恐。故事中的杯弓蛇影成了成语,用来形容人疑神疑鬼,多疑心。
总结归纳:
典故和来源是成语形成的基础和来源,它们可以按照文化、历史、传说和故事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中文化类典故和来源与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历史类典故和来源与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相关;传说类典故和来源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相关;故事类典故和来源与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相关。
通过了解成语的典故和来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