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正文

古代皇帝为什么自称朕(外国皇帝自称朕的由来)

2023-10-05 admin 【 字体: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古代皇帝为什么自称朕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外国皇帝自称朕的由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古代中国皇帝自称是朕,孤。那么古代欧洲国王自称自己是什么呢
  2. 外国皇帝自称朕的由来
  3. 为什么古代的君王要将“我”自称为“朕”
  4. 皇帝用”朕”自称是何时开始的

古代中国皇帝自称是朕,孤。那么古代欧洲国王自称自己是什么呢

欧洲的古代国王,都有自己的名号。一般都以姓氏或者统治地方自称,好象古代的亚力山大帝,自称为马其顿王。每次出征都跟士兵说;“为马其顿王而战,带着胜利与光辉回来”例如罗马大帝屋大维,就自称为凯撒。每次颁布的新规定时,都以自己“凯撒”而命名。

埃及最为特殊有自己的称号“法老”。

外国皇帝自称朕的由来

朕,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自称。

但有意思的是,除了中国,还有个国家的皇帝也自称为“朕”。它就是日本。

按照常理,外国古代也有封建君主制度,皇帝也自有称呼。只是由于历史文化、文字的不同,外国的皇帝不可能也自称“朕”。

我们看到小说、影视剧等文艺作品里,外国君主自称“朕”或者被尊称为“陛下”等,都是因为翻译者为了便于中国人理解,而意译过来的。

但是,日本的国情特殊。

在古代,日本在很多方面长期模仿中国,而且时有超越之作,对国君的称呼就是一例。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创下“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属称谓。

而且为了突出自己至尊无上的地位,将“朕”定为帝王自称专属之词。

这个惯例一直沿用至清朝。

那么,为什么日本的皇帝也自称为“朕”呢?

这有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秦朝、汉朝都是大一统的帝国,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威震四海。

而当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尚处于部族林立的落后弱小的社会阶段。而且也受到了秦、汉帝国的影响。

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首领,派使者觐见东汉朝皇帝。当时的光武帝刘秀嘉许其远来恭敬之情,便赐国名以“倭”,授以金印。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委”表示随从之意,加上人字偏旁即“倭”,表示顺从、恭敬的人。

从此,倭国(即日本)经常向中国王朝进贡,交往日益增多。

日本统治者长期称为"王"或"大王"。

到隋朝时,倭国(即日本)不愿被视为藩属国,而是想竭力维持一种对等的地位。

《隋书?东夷传?倭国》记载,大业三年,倭国国王王多利思北孤遣使向隋朝进贡。

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倭国国王引用中国皇帝的称呼,自称为“天子”,心态可见一斑。

当时隋炀帝很生气,就对大臣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大意是说,倭国属于蛮夷,不懂礼教,不想再听到这种事情。

此后,倭国国王的自大心态日益明显。

公元681年(唐高宗统治时期),日本天武天皇着手制定了旨在加强皇权的《飞鸟净御原令》,其中第一次出现了“天皇”一词。

当时的日本已在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于是日本尊称君主为"天皇"。

“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名号,出现在远古中国。盘古之后是天皇时代,天皇又称天皇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唐朝时,高宗李治于公元683年去世后,谥号天皇大帝。

因而,可以推测,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就采用了"天皇"称号。

然而,中国皇帝都很克制地自称为“天子”,即天帝之子。而日本国王则毫不客气地称为"天皇"。

公元702年,日本向大唐又派出了一批“遣唐使”,通报了改国号为日本、君主称为天皇等事项。

日本君主对于"天皇"和“皇帝”两个称号并用。例如到近代的明治天皇时期,日本致外国首脑的信件、国际条约批准书、宣战诏书中,也有使用“皇帝”称号。

后来,日本以"天皇"的名义发动侵华战争,到中国国土上烧杀淫掠,作威作福。

日本国王也自称为“朕”,日文写为“よ”,读作“yo”。

“二战”中,日本最终战败。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在这份"终战诏书"中,第一个字就是“朕”,这是裕仁天皇的自称。

因为美国的干涉,裕仁天皇在战后免除了审判,日本建立了议会民主制。

为了顺应日本民意,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

但是美国迫使昭和天皇裕仁发表了"人间宣言",承认天皇与平民无异,只是受国民拥戴的国家象征。

为什么古代的君王要将“我”自称为“朕”

提到中国历史上专有的特定称谓“朕”,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不是古代帝王的‘专利’吗?”是的,“朕”确实是古代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朕”我也能用

不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平民百姓也有过一段自称“朕”的历史阶段,也即说,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也曾扬眉吐气地自称“朕”!

中国古代的皇帝专权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号令天下,莫有不从。“朕”,便是他们自己规定的“专利自称”。

“朕”字初意

其实,“朕”,最初的字义指自己(自身),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对“朕”的解释是:“朕,身也”。《说文》中则解释为:“朕,我也”。《诗·大雅·韩奕》中有“无废朕命”,《楚辞·》中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记述,都是第一人称代词。蔡邕在《独断》中则阐述得更为直接:“古者尊卑共称朕。”因此,“朕”最初就是第一人称“我”、“我的”代称,不论尊卑,人人都可自称“朕”。

“朕”成专用

“朕”的分水岭出现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嬴政首创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天子自称曰朕”。自此,“朕”便由大众普遍使用的自我代称而变成了皇家的专用代称,染上了“唯我独尊”的色彩,平民百姓谁再敢自称“朕”,那便要获罪杀头了,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使用“朕”这一称谓。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中国帝制终结。

先秦以前的平民百姓也曾自称“朕”,秦朝以后老百姓便被剥夺了这个“待遇”。这也给今天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和演员们提个醒: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可“戏说”,一定要尊重史实,不能一“朕”到底。

皇帝用”朕”自称是何时开始的

秦朝,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自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