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有无相生原文)
2023-04-15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很多小伙伴都关心《老子》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有无相生原文)相关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出《老子》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有无相生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文】
天下有①始②,以为③天下母④。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⑤。
復⑥守⑦其母,没⑧身不殆⑨。
【注】
① 有:代表的是万物生成之状态。与“无”对立共存。代表着事物的两种状态(类似于阴和阳)。
② 始:开始,出现,发生。
③ 以为:以之为。这里表“以有为天下母”,因“万物出于有”。
④ 母:万物之孕育。同“始”。
⑤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子莫如母。
这是中国文化系统观和整体观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本源特征的体现(不纠缠于表现表象,追寻根本所在)。
系统观的特征之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诸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⑥ 復:有“返回,循环,往复”之意。
⑦ 守:这里有“保持,不变”之意。
⑧ 没:读“mo”。四声。与“復”相似。有“沉,病,死,去,无,回”等意。在这里表达的是返回“无”的状态。
⑨ 殆:停歇,终止,消亡。
【解】
知子莫如母。
然,老子本章以“母子”作比,稍有那么点不妥之处。
我们通俗概念上的“母子”,比较狭隘了一点。
而有无,万物与有,这种关系,在包含了通俗母子概念的基础之上,更有深一层的关系,即它们同为一物,在形式上有不同属性和表现(在不同的运动变化阶段中,所表现的属性不同),在本质上却无区别。
所有的区别,仅仅是因为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表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水在较低温下为固态冰,在常温下液态水,在高温下为气态水。虽然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属性不同,但它们终为一物,本质上并无区别。
宇宙的实相是什么?
就如同水的运动变化一样,万事万物在运动变化中,呈现出五彩斑斓之世界。虽各自有各自的属性和表现,但其本质终为同一物,本无区别。
这,就是本源论,是所有宗教理论所指向的核心思想。
老子在本章所呼吁的,就是让我们守本(母)、得一(母)、不动(母)、归于寂处(我很是佩服“圆寂”这个词,它所表达的意境是多么地贴切和形象!)。
那么,如何才能守本、得一、不动、长久、永存?
一个“復”字,让我们返回去。返回母态,返回初态,返回原本如初的状态。
一个“守”字,让我们返回母态之后,不要再动。返回到本初之状态下,就不要再运动发展(如同圆寂,圆者,本性具足,本性圆满。寂者,无物无相,如如不动也)。
一个“没”字,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皆是魔(世界本为幻相)。只有“没身”,方可“不殆”。言外之意,一切“不没身”,皆可殆。
为何?
盖因心动(即产生了世界的运动变化),便为有,便有了世界,便有了循环运动,便有了生死。便无长久永恒。便有相。
只有不动(即没有物质世界),方可长久永恒(不存在运动变化,不存在有无,不存在世界,即入无相之境也)。
这,就是老子讲的“道”。
,更多《老子》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有无相生原文)相关问题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