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于盲是成语吗
2023-11-12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很多朋友对于问路于盲是成语吗和问道于盲的于是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问路于盲是汉字成语。其意思是说不明事理做无用功。找盲人问路,那是天大的笑话。这句成语是讽刺一些人看起来在做事,忙忙碌碌,实际上是胡乱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常用释义:连接分句,表示承接关系,用在后面的分句里。
2、例句:他一直没打到出租车,于是步行去了。大伙儿都说这个电影好看,于是我也买了一张票。
3、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文言文中,“于”作为介词时,有“从”和“向”的用法。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于”同现代汉语的“向”。举例:“白于母曰”——向母亲说;“问道于盲”——向盲人问路。在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时,“于”的意义可以是“从”。举例:“取之于民”——从老百姓哪里取来;“得之于途”——从路上捡来。文言文介词中,“于”使用频繁,用法和意义也很复杂,理解时需要注意语言环境。它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处所、对象范围、表示比较、被动等。
1、①〈动词〉给予。《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
2、②〈动词〉结交;交好。《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③〈名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4、④〈动词〉通“举”。整个;都。《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5、⑤〈连词〉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6、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7、⑦〈介词〉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
8、⑧〈介词〉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
9、①〈动词〉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10、②〈动词〉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与师。”
11、〈助词〉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br>【与国】友好的国家。
12、①〈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13、②〈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14、③〈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15、④〈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6、⑤〈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7、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
18、《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