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是什么意思
2023-10-31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其实取缔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环保取缔是什么意思,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取缔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散乱污关停取缔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定,二是环保政策的要求。
2、首先,我国环保法明确规定了各种污染行为的禁止,包括对散乱污企业的取缔。
3、此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也对污染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
4、其次,环保政策也要求对散乱污企业进行取缔。
5、当前,我国已经将环保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治理污染、惩罚违法行为的政策措施。
6、针对散乱污企业,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包括抽查、监测、处罚、取缔等,旨在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7、综上所述,散乱污关停取缔的依据主要源于法律和环保政策。
1、取缔通知书是一种法律文件,由有关政府部门或执法机构发出,通知个人或单位停止某项违法、违规活动,并宣布对其进行取缔或关闭。
2、该通知书通常包括相关违法行为的事实、相关法律条款和要求停止违法行为的具体措施,并规定了违法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取缔通知书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对于打击非法活动、促进合法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3、对于收到取缔通知书的个人或单位,应当严格遵守通知书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避免进一步法律后果的发生。
1、动明令取消、禁止或关闭(不合法的事情)。
2、他们取缔了这家印刷盗版图书的地下工厂。
3、这种明目张胆的迷信活动,应该立即取缔。
“取缔”一词,意为明令取消或禁止。取缔,听起来有震慑力,老百姓容易理解,是政府监管部门文件和媒体报道惯用词,甚至进入了立法,涉及工商、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诸多领域,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实践中,取缔是常用的行政措施。被取缔者,有不法场所、非法组织以及违法行为等,最常见到的是“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在一些监管专项活动中,往往被取缔者众多,如报道称,近期开展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透露,下线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8.5万家,取缔无证经营9375家。取缔这件事的确有意义,尤其是取缔涉及食品安全等有关民生的违法或不规范经营,既大快人心,也增加了公众的警觉性。
但何谓“取缔”,并不如词典解释得那么明确,特别是作为法律中用语,事关重大,值得探究。
取缔与关停、吊销、下线等意思接近,有时混用。譬如,对于不法娱乐场所,污染企业,生产过剩企业等予以取缔,与关停含义一致。吊销营业执照,其实是强制关停企业,也可以说是取缔了企业。将违法经营者从第三方网络平台下线,与关停线下企业结果相同。但相比之下,取缔更具有行政违法处理意味:被发现(进入监管视野),被认定违法,被勒令停止并处罚,不得再犯。一旦取缔,全盘否定。
但显然,取缔的涵义更复杂,更让人费解。
例如,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取缔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取缔的是企业,因无证无照,企业根本不被认可,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并不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主体如何取缔?如果针对的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已经发生过了,又怎么取缔?如果是为消灭违法主体的能力,合法的能力是法律许可的,无需消除,违法的能力如何消除?可见,取缔这种形式,如果不添加查封、没收非法所得等具体内容,很难具有惩前毖后的功用。
由于“取缔”一词入了法,法律必须明确,有关其定性问题,颇让学者们费了一番脑力,产出了一些学术成果。有关取缔性质的学术观点大约有六种之多,对于取缔是否为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或兼而有之等等存在若干争议,尚无定论。没有定性,执法的依据不明,实践中,执法部门运用起取缔措施来,难免也不一致,开罚单、查封、没收、销毁所涉物品等,各自为政。
不仅定性不易,取缔之难以把握,还在于其政策性,以及政策与立法之间的冲突。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和市场条件等变化,许多许可逐步取消,以往有些被取缔的,现在已经合法,一些取缔的效力在变动。以2016年发生在内蒙的某农民无证收购玉米案为例,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其行为应被取缔,一审因此判处非法经营罪,但中央文件早已将粮食市场放开,条例却没有修改,虽然二审改判,仍留下了质疑的空间。
总之,在法律领域,取缔并不是个好术语。有立法已经放弃采用,如2003年出台、2011年修订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现已被2017年施行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替代,后者名称和内容均删除了“取缔”一词,更考虑了避免一概取缔的简单化执法。这种立法进步,值得推广。
文章分享结束,取缔是什么意思和环保取缔是什么意思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